2021年6月17日 星期四

《療癒孤寂》讀後心得

本書一開始即引言榮格的話來定義什麼是孤寂:「孤獨並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重要的感受。」


接著作者進一步詮釋,認為孤寂來自「一種與人分離、疏遠的感覺」。造成這種感覺的成因可能有很多,例如疫情封城也是其中一個。


但作者認為孤獨(獨處)不一定會變成孤寂(焦慮、不安、空虛感)。孤獨是否轉變為孤寂的關鍵在於一個人是否能承接自己,以成熟的方式與自己獨處,並關懷、溫暖自己的內心。他認為這兩者的主要差別是,孤獨是能安在的獨處,而孤寂是虛弱的孤立著。


作者的主要論點是人如果無法跟他重視的人產生深刻有意義的交流和情感連結,就會造成情感的一種斷裂,時間久了就變成孤寂,人若長時間處於這種斷裂狀態而不處理,可能會從孤寂轉為疾病甚至演變成憂鬱。


那為什麼人會難以和他人建立情感的連結呢?作者認為最初可能源自幼兒或童年時期母嬰之間的安全依戀需求未被滿足、或在情感表達學習的階段,其主要照顧者為不當情緒調節示範者,在日後的發展又未學會往內心探索、擁抱自己,接納孤獨的生命本質,並適當調節孤獨、與孤獨共處,進而轉變成孤寂。他們的孤寂是「從很小就開始累積」的。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處於孤寂呢?作者提供一個問卷供讀者自我檢查,在此略過。孤寂感強烈的人有三種特徵:1. 同理心能力有限;2. 宜人性向低;3. 封鎖及壓抑。他們在個體發展上,無法經驗完整的自我,所以也難以了解接受他人表現的自我。


孤寂的另一個成因,是其他人都不了解真正的自己,因為在現在的社會,人多少都會需要隱藏內心世界,只讓別人看到完美表象。所以被問到:「你好嗎」,通常都是回答「我很好」然後繼續手邊的工作(即便自己可能深受失眠所苦也不會說出來)。


孤寂的人,若未察覺並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會在行為上產生一些防衛機制或逃避問題的作法。例如:「切割感受,將自我與情感隔離」、寧可戀物,因為他們覺得人好麻煩;選擇與人疏離,以冷淡與人保持距離;用各種方填補內心的空虛,例如食物、遊戲、上網等可帶來愉快、麻痺自己的刺激,甚至成癮。


但孤寂的人也會渴望人際關係,然而他們渴望的卻是「完美理想的陪伴者」給他所需要的情感支持,但卻不需要相對地付出什麼。孤寂的人缺乏調節內在狀態的能力,因此除非透過另一個人給予關愛和關懷,否則自己的生命就猶如沙漠。他們傾向切割情感,拒絕經驗自己的情緒歷程,對自己的情感表達很不熟練、無法與人連結一段真摯、深層的情感關係。


要遠離孤寂,不但需要有意義的關係,也需要完整的自我。缺乏任何一邊就會失衡。換言之必須先和自己建立深層的關係,才能和別人建立深層關係。


那麼具體來說要怎麼做呢?作者認為和自己在一起時,必須要能「感受到愛的流動和滋潤」,換句話說,每天都溫暖關懷自己過得如何、是否有壓抑自己情緒需要自己承認和安撫、是否有值得喝采的時刻、時時肯定自己、支持自己,讓自己承接自己而不要擔任乞討愛的乞丐。


另外,作者建議孤寂者學習對人好奇,以及產生共鳴的情感,因為多數孤寂者活在自我中心的世界,他們以自我中心來解讀和認定,而不是去認識瞭解別人。基於此,在戀愛關係裡,孤寂者一旦動情激素退卻後,不再需要互相探索,就又回到往日習性(很少表達情感、很少溝通、分享、交流),漸漸與另一半成為無話可說、沒有共同點可以交流的心靈陌生人。


作者鼓勵大家思考自己思考、感受自己的感受,進而體會及了解他人的思考與感受,才不會只是活在充滿「事情」和「目標」的世界,他更鼓勵孤寂者學習傾聽並關注別人的感受,透過這樣的連續,不再執著於自己認定的世界、開闊自己的視野。


最後我用作者蘇絢慧的一段話為整本書作結:「你若是一座孤島,你會發現他人也是。但不同的是,即使我們是一座座的孤島,我們已經有連結彼此的橋樑你是你,我是我,但我們因為連結和交流,而成了有意義的我們。」

沒有留言:

Been there or going there...

  1. Kyoto, Japan
  2. London, UK
  3. Florence, Italy